“新冠”引發的雜說
2019己亥年,時序進入丑月,正當人們滿懷喜悅迎接庚子鼠年到來之際,一場始于武漢、擴散全國的新冠肺炎疫情,瞬間徹底改變了國人“過年”的方式和節奏。這次疫情,傳播速度之快、感染人群之廣、防控難度之大、持續時間之長、影響范圍之深,都遠超2003癸未年那場“非典”,對經濟社會造成較大沖擊,每個人的生活和工作都受到了影響。疫情爆發后,全國上下齊心協力開始了一場保衛生命、呵護健康的疫情防控之戰。隨著各項舉措及時推行,全國疫情蔓延勢頭得到遏制,老祖宗總結的我國境內“瘟疫始于大雪、發于冬至、生于小寒、長于大寒、盛于立春、弱于雨水、衰于驚蟄”之規律再次得到印證。
疫情當前,朋友傳來關于疫情探秘、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名稱之考究、毛澤東詩詞《七律.送瘟神》之妙用、中醫明家的神秘預言等等信息。從大年三十起,我一直投身于繁忙的疫情防控工作和節后的“開工復工”,無暇思考這些問題。今得寬裕,就從傳統文化角度談談自己的思考。
?
亥子之交爆疫情
?
此次疫情爆發,時值己亥和庚子相交之際,且不說中國近代史上,前幾個庚子年多有不順(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1900年庚子賠款,1960年遇最嚴重自然災害)。亥豬、子鼠,雖然五行都屬水,但在地支排序中一尾一頭,順序相差12;屬性一陰一陽;性情一靜一動。故此,亥、子兩個流年時令交接不同于其他五行生肖,是至少12年一次的大循環,此間陰陽平衡被打破,出現不和諧在所難免;如2007丁亥年與2008戊子年交接之際,我國南方大部地區尤其廣東、湖南、貴州等地出現較大規模、較長時間的異常冰雪災害,對此我們應該記憶猶新。2019己亥年與2020庚子年更是60年一次的大循環、大交接,此間的不和諧更是難免了。從干支理論看,庚金對應肺,子水為病,直讀干支之象,庚子即為肺炎。事實上,此次瘟疫最早就發生于2019己亥年的子月伊始(12月初)。
2月中旬以來,網上流傳著一段中醫名家、中國工程院王永炎院士去年6月在中國中醫科學院組織的一場答辯會上的發言視頻,他說:“要觀天地之象,觀萬物生靈之象,觀疾病健康之象,所以今年大江以南,暴雨成災,厥陰風木司天已經描述了太虛元象,上半年是比較和緩的,下半年特別是在冬至前后,也就是連續到明年的春季,要有瘟疫發生,對于這個要清楚?!?0高齡的王老先生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名譽院長,中醫內科學、神經內科學專家,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他的這番話雖然只是其發言中的一段,但卻清晰地預測了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發生的時間和具體地點。從視頻和文字可知,王老這一預測源自中醫的運氣學說。
中醫所說的“運氣”即五運六氣。簡單地說,五運,指金、木、水、火、土五行之氣在天地間的運行變化;六氣,指風、寒、暑、濕、燥、火六種氣候變化。有學者認為:如果將中醫比作為一頂科學皇冠,這個五運六氣就是那頂皇冠上一顆耀眼的明珠。一旦解開五運六氣之謎,結合現代科學技術,就能夠建立起一套可以把握未來疾病流行趨勢的預警機制,讓人類事前及早應對。
1995乙亥年深秋的一個周末,身著軍裝的我路過一家名老中醫診所,偶見一位慈祥的老先生桌上擺著兩本有些發黃的《黃帝內經》,寒暄后我懇請拜讀;老人家見我是軍人,又很虔誠,便說:“你有易經基礎,我相信你,拿去看吧,不用打借條”。正是那段休假期間對這部古老醫典的初淺閱讀,使我對中醫運氣學說略有印象,也加深了易學與傳統醫學的認識。
五運六氣學說,是中醫基礎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關于氣象與疾病周期規律的學問?!饵S帝內經.素問》專門用了七篇文章來重點解釋五運六氣的生成、運行和變化規律,以及對氣候和疾病流行狀態的預測分析?!端貑?刺法論》和《素問.刺熱篇》早有遇乙庚化金之年容易發生肺熱疾病之說,其癥狀描述和目前流行的新冠病毒是一樣的。研究五運六氣,自然離不開《周易》所蘊含的哲學智慧,離不開“天人相應”“天人合一”的宇宙觀。
黃帝內經說:“正氣內存,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要避免瘟疫,就要按五運六氣運行規律,注重養生,培養良好的精神情趣,營造溫馨和諧的人居環境。像王永炎這樣的中醫大家研究運氣學說,觀五運的太過不及和六氣的旺盛衰弱與發病之兆,既是對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又在警示人們要盡力與大自然和諧統一,改善生活方式,追求安全健康的幸福人生。
?
“中國速度”戰瘟神
?
2月初,只用10天時間建成的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交付使用,深處疫情旋渦中的國人信心大增,國際社會一片驚嘆!美主持人吐槽:美國裝個無線電視都沒這么快。
火神山、雷神山,如此響亮霸氣、如雷貫耳的名字,蘊含深邃的人文思想和積極健康的正能量,體現了中華易學的智慧。按先賢總結的疫病規律,此次病毒發病在肺部,肺為金,怕火克,肺病為邪金,盛于立春,衰于驚蟄。立春后火神山、雷神山兩座醫院與46座定點醫院和之后建成的14座方艙醫院投入使用,為應收盡收提供了醫療保障,很快緩解了疫情高峰的救治壓力,充分體現了“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總要求?。
火速、神速、雷厲風行、兵貴神速......黨和國家科學指揮;舉國上下積極響應;人民軍隊聞令而動;白衣天使忘我奉獻;社會各界大力付出。僅僅一個多月,本土新增病例武漢為0、湖北為0、全國為0,大部分病人治愈出院,援鄂醫療隊陸續返鄉,全國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防疫戰迎來勝利的曙光。從感謝國際社會寶貴支持到派出醫療專家組、提供經驗、物資和技術,援助幾十個疫情嚴重國家;從10天建造兩山醫院,到取得抗疫阻擊戰勝利,“中國速度”不僅即將戰勝疫魔,而且為保護世界人民健康安全貢獻著智慧和力量。有著5000年優秀傳統文化的中華民族再一次贏得了世界人民的稱贊和尊重,被疫情隔離的意大利街道、小區集體播放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想起前段時間,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和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兩支援鄂醫療隊在機場擦肩相遇隔空喊話、相互致意的動容畫面,讓我特別留意到:全國馳援湖北的醫療隊員,出行中大多身穿紫紅色或藍(綠)色外套。無論是刻意講究統一還是無意而為之,其對應的五行及寓意卻殊途同歸,即木生火、克邪金,全國醫療增援湖北助新冠疫情早日解除。一個多月之后的3月17日,在完成救治任務后踏上歸程時,這兩支醫療隊再次相遇天河機場。
行筆至此,腦海里浮現出毛澤東主席1958年寫下的情系民生的《七律二首.送瘟神》:
綠水青山枉自多,華佗無奈小蟲何!
千村薜荔人遺矢,萬戶蕭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
牛郎欲問瘟神事,一樣悲歡逐逝波。
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
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
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
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
這兩首獨具匠心、收放自如的詩篇,末尾兩句借用傳統的民間習俗,畫龍點睛,呼應詩名,表示如何“送”,可謂“四兩撥千斤”,足見毛澤東主席對祖國優秀傳統文化領悟之深、用易之巧。詩的后記說“黨組織、科學家、人民群眾,三者結合起來,瘟神就只好走路了?!?/span>這也正是時下抗擊新冠戰役模式的精髓。
?
????????????????國粹中醫顯神威
?
在人類歷史上,一場瘟疫讓曾經創造出璀璨文明的古羅馬帝國逐漸走向衰亡,瘟疫成為比戰爭更可怕的隱形殺手。中華民族得益于優秀傳統文化,我們的祖先在幾千年與疫病的對抗中,依靠《黃帝內經》等智慧典籍和長期實踐探究的精湛醫術戰勝了數百次瘟疫,讓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巍然屹立于世界東方。談及中醫,黃帝、扁鵲、華佗、張仲景、李時珍、孫思邈等一個個中醫先圣,以及《內經》、《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傷寒論》、《千金方》等流傳千古的醫學經典,即刻進入腦海。中醫學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健康養生理念及其實踐經驗的結晶,它與易學的整體觀、陰陽學說等哲學思想是相通的,其藏象學源于易經,并在天象、物象、人象結合中進行了發展;其“望聞問切”四診法與易象思維同理。古言:不知易,不足以言太醫(即中醫)。在國內外中醫學界享有崇高威望的鄧鐵濤老先生說過:“中醫不是落后了,是太超前了?!敝嗅t注重象數思維、整體思維,強調臟腑、經絡、陰陽、氣血的動態平衡,仁心仁術、綜合施治,從藥、食、養、功多方面入手,注重人的自我感受。易魂《中華易醫疾病診治學》對此研用頗為深入。只有深悟中國傳統文化方能理解中醫的博大精深。
時下爆發的新冠肺炎,屬中醫講的“疫毒之邪”,其傳染性極強,一旦侵襲人體,必損傷正氣。疫情當前,黨和國家強調強化中西醫結合。在不知病源,沒有疫苗和西醫特效藥的情況下,中醫藥廣泛參與這次防疫戰創造了奇跡?!翱挂摺痹缙?,武漢等高發區大量疑似病例堆積、防控顯得混亂無序,人們心生焦慮甚至恐懼,中醫藥的挺身而出,發揮了定海神針的作用,讓人們一下看到了希望。有著抗擊SARS經驗的廣東等地率先讓中醫介入;2月5日起武漢第一家以中醫專家為主的方艙醫院開始收治病人,所有方艙醫院陸續開艙收治;全國多地中醫普遍介入,中醫藥使用率超過90%......診療過程中,中醫辨證施治,身心同治,起到了攻堅克難、提振士氣的作用。在“扶正救肺”的方向下,因地因人制宜,采取包括湯劑、針灸、按摩、敷貼、沐足、耳穴壓豆和太極、八段錦等傳統醫學手段,既治病,又養生,促康復;中西醫結合或純中醫治療,有效降低了輕癥變重癥、重癥變危重癥的發生率,縮短了治療時間,提高了治愈率,大大節省了醫療資源和費用。共治愈1.2萬人的武漢方艙醫院于3月10日全部休艙;全國各地捷報頻傳,迄今已有超過7萬多人治愈出院。
?在2003年抗擊SARS疫情中,中醫曾經立下汗馬功勞,不僅治愈率高(香港臺灣新加坡SARS死亡率最低是13%,最高18%,廣東省因為有中醫介入死亡率是3.8%)、費用低廉(人均費用不過5000元),且無后遺癥。國醫大師鄧鐵濤先生一人用中醫療法便治愈50人,被國內外廣為傳頌。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再一次證明中醫藥就是病毒感染的特效藥!集易學思維、命理哲學和藥理科學于一體的中醫藥學,在維護中華民族繁衍生息過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凝聚著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博大智慧,是對世界文明有著獨特貢獻的生命科學。
一度時期,由于經濟、教育和醫改等原因,中醫藥文化沒有在全社會得到大力弘揚,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態,致使不少中青年不愿從事需要一定易學知識、深厚傳統文化底蘊支撐和數十年實踐積累的中醫藥行業,導致中醫藥人才缺失。中央指導組專家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柏禮在接受人民日報新媒體專訪時說:“我想提醒的是,疫情過后也別遺忘了中醫藥,還是要繼續推進中醫藥事業的發展。在近日中國—世衛組織的疫情考察專家組中沒有中醫藥專家,疫情報告中中醫藥幾乎沒有涉及,這令人十分遺憾”。相信這次“抗疫戰”之后,國粹中醫將迎來傳承精華、守正創新,與現代醫學有機結合、協調發展的春天。中醫藥作為中華文明的杰出代表,注定是我們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
欣慰:3月1日《深圳市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方案》出臺,讓我們又一次感受到改革先鋒地堅守文化自信、發展傳統醫學的“深圳速度”。
?
和諧共生愛自然
?
進入2020庚子年,全球自然災害接二連三:一場始于2019年燃燒了400公頃210天的森林大火肆虐澳洲,造成超10億動物和數十人死亡,2500多間房屋和1170萬公頃土地被燒毀。美國爆發了40年來最致命的流感,造成近2000萬人感染,1萬多人死亡。東非正遭遇70年來最嚴重的蝗災,波及肯尼亞、埃塞俄比亞、索馬里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現已穿越紅海進入歐亞,到達我國近鄰印巴地區,波及范圍和持續時間可能進一步擴大,威脅著數千萬人的糧食供應,帶來人道主義危機。我國也爆發了嚴重的新冠肺炎疫情,舉國上下進行著一場超大規模的抗疫斗爭。中國以外,新冠病毒在全球多點爆發、擴散蔓延至六大洲14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球迄今超16萬人感染,數千人死亡,這一重大公共衛生事件威脅著人類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整個世界正在為抗擊新冠疫情而努力……
面對如此嚴重的大規模自然災害,人類在努力抗爭、減少損失。除我國“抗疫戰”加速向好,世界面對美國的大面積流感、野火肆虐澳洲、蝗蟲繁殖蔓延狂潮和多國蔓延新冠病毒顯得束手無策。除了抗災,人類是否應該反思這些突如其來的亂象是否有某種必然聯系?又該吸取哪些教訓?我們不妨從中國古老的智慧典籍《道德經》來尋找答案。
短短五千字的《道德經》,是老子在吸收易學精華的基礎上,縱論宇宙規律的哲學著作。讀懂了《道德經》,對今春以來發生的這些災害就不足為奇了。
《道德經》第三十九章說:“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這里的“一”就是平衡的意思,天地萬物要存在,離不開“平衡”二字?!兜赖陆洝返谄呤哒抡f:“天之道,其猶張弓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馀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馀而補不足”。易經的《山澤損》卦也揭示了“損有馀而補不足”這一天道。常言:上帝每關上一扇門,就會打開一扇窗。這說明宇宙萬物具有天然的自我調節功能?!兜赖陆洝返谒氖?/span>所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告誡人類:自然界一切有序的變化,無不是陰陽之氣互相激蕩而成的新的和諧體,呈現出不斷變化的動態平衡,正如“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種平衡一旦被打破,必將出現《道德經》第三十九章所云“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的后果。
2020庚子年才剛剛開始,全球緣何同時出現那么多嚴重的自然災害?一句話:地球病得不輕了。
構成地球的陸地、海洋、大氣層和生物圈,本身是一個“活”的有機統一體,這個統一體的所有物質相互關聯,形成《道德經》第七十三章所云“天網恢恢,疏而不失”。人類太需要這張富有彈性、調節有序、賴以生存的大網,卻在屠殺(砍伐)野生動(植)物,大勢開發、開采、開挖和排放中,讓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功能減弱了,在“溫水煮青蛙”中把這張網捅破了,導致疾病流行,極端天氣,連年洪災、旱災、雪崩、地震......不一而足
國人愛吃野味的“傳統”歷史悠久。一部《紅樓夢》,魯迅先生說“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而我看見的是奢靡及果報:黛玉咳嗽、吐血,患肺病,年紀輕輕就離去;晴雯疑似肺病,發病十幾天就走了;寶玉的哥哥賈珠不到20暴斃......留下啟迪后人的《好了歌》。為啥大觀園里的主子們都愛鬧毛???也許你認為他(她)們一對對是因情所困而傷身,我看到了他(她)們生活的奢侈,獐子、狍子、熊掌、野雞、鹿肉、果子貍等一堆野生動物是賈府慣常的年貨。
《道德經》第四十四章說:“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span>當今不少人仍不知足,曲解美好生活的本質,心態浮躁,喜歡折騰,瘋狂追求物質,忽視精神狀態;一些地方盲目追求不切實際、名目繁多的GDP等排名排位。須知,不知足,必顧此失彼,物極必反也!
人們一直以為自己是大自然的主人,在瘟疫面前,才知道自己只不過是滄海一粟。此時,我不僅想起老子在《道德經》第八十章里告訴人們:“小國寡民......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币郧昂芏嗳瞬欢美献訛槭裁催@么說,也不知道這段話的意境,但疫情當前,國人卻自覺照老子說的做了,防疫形勢加速向好。
宇宙只有一個地球,地球上的一切生命就在這樣一個共生系統里。不但人類是命運共同體,人類與地球上的其他生命也是命運共同體,保護地球生態就是保護我們自己。近年來,我國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治國方略,摒棄殺雞取卵、竭澤而漁的發展方式,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何等英明之舉!近日,中國專家醫療隊又攜帶一批中成藥和其它醫療物資毅然踏上馳援意大利抗疫戰場的征程......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云萬里天。“太平世界,環球同此涼熱”!
《道德經》第六十四章說:“慎終如始,則無敗事?!背Q裕盒邪倮镎甙刖攀?。仁愛自然,持之以恒吧!祈愿電影《諾亞方舟》、《2012》等各種災難片中的那些情景永遠不會出現。祈愿自然景物變得通人心、隨人意,天人合一,福耀萬代!呵護地球,從我做起。讓我們立足當下,為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和綠色發展而努力!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
?楊永樂???
2020年3月20日
?
?
- 上一篇:有關易學前輩邵偉華老師墓葬選址之紛爭
- 下一篇:罕見的《易經》六十四卦順序歌訣
相關文章
-
沒有相關內容